迎接新面貌 農資企業的春天已到來
土地流轉,無疑成為近幾年農業發展浪潮中最火熱的變革。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業內人士紛紛投身其中、勢不可擋,不少“圈外人”也審時度勢,加入流轉大軍,農資企業的春天已到來。
土地流轉政策的最終目的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、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。在土地流轉的東風下,農資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,現階段農資行業的角色然發生著變化,并進一步向整個農業鏈條延伸。
農業部黨校農民合作社中心主任、中國農民合作社期刊編輯部主任于占海認為,在這樣的形勢下,農資企業應考慮怎樣面對新的變化。他表示:“隨著新型經營主體的建立,各類合作社在工商登記中,農資直供合作社占14.1%,因為絕大多數是農資經銷商在當地創辦合作社。新型經營主體的主要參與者是農民,合作社一旦成立,絕大多數在農資上都是統一采購。正是基于這些問題,農資企業需要好好研究為規范合作社服務!
近幾年,許多農資企業已經打破“一買一賣”的傳統模式,致力于打造農業產業鏈。更有不少農資企業直接將公司名稱由農資公司改為農業公司,農資企業參與土地流轉能夠更好地彌補服務短板。土地流轉以后,種田的主體和用肥的主體發生改變了。但是在種田大戶產生以后,我國還沒有專門與之對接的服務機構,這是一塊真空地帶。如果是農資企業來托管土地的話,就避開了這一服務短板,可以打通產業鏈條,這也是農資企業參與土地流轉最大的優勢所在。目前,現有的農資經營網點無法為大戶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務,大多還是由零散的服務拼接而成的,成本非常高。這種現狀造成了許多承包土地的大戶虧損面比較大。農資企業有資金、技術優勢,而且對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比較熟悉,農資企業介入以后,相對于普通種植戶而言,其成本優勢比較明顯,所以,農資企業的春天已經到來。
上一篇: “五強化”為農資市場整容
下一篇: 服務農資 開展農資示范店